top of page

以初創之心 創造城市新生態

Updated: Mar 19, 2022

January 2022 |



城市生態正不斷轉型,衍生各式生活新形態。現今的工作和身分大多是多重複合,而再非單一。白天回校上課的學生,晚上可以是「元宇宙」裡的KOL。不同的身分轉換,更重要是保持自己當下的心態。因此,2021年香港社會創投基金(SVhk)挑選的年度關鍵字為「態」(Being),期望大家檢視內心的「能」量,由「心」出發為社區帶來影響。放諸初創企業或商業的話,又可如何影響未來市場生態?




「經營一盤生意除賺取利潤外,還有甚麼可以嘗試?」6間初創企業帶著好奇的態度,早前參加亞洲社企創新獎(Asia Social Innovation Award),化身為未來創變者,進行6項實驗式創新社區項目,為「商業」重新定義。初創企業彈性大、動員速度高,在短短5個月裡把項目由商業戰場轉至社區層面,從實踐中轉變思維,設計出由「商業」演變成「使命商業」(Business with Purpose)的業務新模式。



售賣日式膳食的「和田便當」共同創辦人Kenny,其商業策略是採用自動販賣機、只需 20 秒,便能為爭分奪秒的上班族提供暖烘烘的日式便當。他在發掘社區服務時,意外地發現非牟利組織的派飯服務,與自己的商業模式有點近似,於是與民社服務中心合作,以自動販賣機派飯的概念開展「和田驛站」,每星期捐贈100個飯盒給弱勢長者和低收入家庭,大大改善非牟利組織以義工「人手派飯」的困難,開拓全新的受眾之餘,同時打開未來為弱勢社群提供服務的新選擇。



此外,最終成功奪得亞洲社企創新獎的「Bridge AI」創辦人Victor,則運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專為有特殊學習需要(SEN)學童而設的行為治療遙距學習APP,讓家長、老師及治療師了解SEN學童的學習進度,以度身訂造合適課程。Victor與他的團隊不想停留於程式開發層面,並嘗試與本地NGO「Kiddio」培訓多位父母、社工和義工成為導師,配對有需要的SEN學童,令更多人學會透過利用科技為社區帶來新改變。Victor分享連結社區後的感受:「我希望不同的初創企業可以多想一步:如何讓不同的人都能受惠?」比賽中還有更多初創企業家分享真實案例,以開放態度分享商業結合社區項目的新形態,延伸至對城市未來的新想像。


比賽當晚舉辦一年一度的Odyssey Festival,邀請合作夥伴分享SVhk過去一年的故事點滴。當晚來自不同背景的年輕人,在現場不同角落喊出自己還想做的事。有一個大學四年級學生說:「如果我是CEO,我想做更多慈善且有意義的項目。」若每人都敢於說出對自己、對城市的「心」態,是一道由「態」蛻變成的「能」量。


當晚,我們也揭示2022年的年度字是「意」——讓我們帶著「意」,細聽「心」裡的聲「音」(心+音=意),相信有一天,會找到更多知音,啟發不同界別的有心人,在現有企業基礎下一同創作可持續發展項目,重新聚合不同形態的想法、項目,在城市裡引起更大迴響。

30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